2016造船界值得关注的事
<摘自 中国水运报>
2016年虽然已经过去了,但伴随着航运市场的低迷,造船行业同样动荡不安,一些颇具影响的事件依然历历在目,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那些值得关注的事——
1.
船舶融资租赁大跃进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航运市场快速陷入低谷,银行业紧缩银根,船舶融资难问题显现。融资租赁业务在解决企业资金问题的同时并不会导致负债率上升优势使其成为船舶融资的主流渠道之一。中国船舶融资租赁业也迎来一波发展高潮。
根据贸易风报道,中国金融租赁机构在2016年对于全球航运海工市场的放款额达到115亿美金,其中新造船51亿,售后回租64亿。
业界人士打趣地说,中国人有钱但是不知道往哪里投资,海运是一个投资的好办法,从银行角度看,回报率还是不错,而且还能规避经济放缓风险。
从国内船舶融资租赁公司的性质来看,可分为三类: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租赁公司、商务部监管的内资试点租赁公司和外资租赁公司。其中,银行系租赁公司表现尤为强劲,银行系发展船舶租赁业务是主观需求,由于船舶业务资金需求量巨大,作为租赁公司母公司的商业银行常常会由于额度限制而无法投放信贷,此时其可以要求旗下租赁公司出面,开展售后回租业务,目前,国内银行系租赁公司绝大部分业务都是以这种形式展开。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中资银行纷纷进军船舶融资租赁市场并迅速崛起。其中,民生租赁、工银租赁更是在船舶领域已经拥有了相当规模的船队。同时,两大国有巨头中船工业集团和中船重工集团都成立了租赁公司为解决深受船东融资难,和订单难了成立自己的租赁公司,开展租赁业务,进入船舶投资领域。
当然,由于市场前景的不佳,许多租赁公司租着租着就把自己变成了船东,其中工银租赁就拥有300多艘船舶(含在建船舶),境内外航运租赁资产余额近500亿人民币;民生租赁目前船舶及海工资产规模也已经达到近300亿元,业务范围涉及节能环保型散货船、超大型集装箱船、高端海洋工程辅助船、海洋钻井装备、海底工程装备等各领域。
真不知道,今后世界最大的船东中会有几家是租赁公司呢?
2.
中国首艘国产邮轮项目进入实施阶段
2016年9月23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中投海外、美国嘉年华集团、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在天津第十一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及国际邮轮博览会上正式签署2+2艘13.35万总吨大型豪华邮轮建造意向书。
这是中船集团继2015年10月联合中投海外与嘉年华签署邮轮运营合资协议及2016年7月与芬坎蒂尼签署邮轮造船合资协议后,最新签署的又一个重要邮轮合作文件。该意向书的签署是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和船舶工业发展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中国首艘国产大型豪华邮轮项目已由推进筹备阶段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根据该意向书,中船集团联手中投海外与嘉年华集团合资组建的邮轮船东运营合资公司(“船东运营公司”)将向中船集团与芬坎蒂尼合资组建的邮轮建造合资公司(“造船总包公司”)下单,订造2 艘大型豪华邮轮。同时,船东运营公司还拥有另外2艘豪华邮轮订造的选择权。上述邮轮将由中船集团旗下的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预计首艘国产大型豪华邮轮将于2022年前建成交付。
话说,豪华邮轮被誉为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是各类船舶产品中的顶尖产品,是真正衡量一个造船企业设计建造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标志。2011年,日本三菱重工接获来自AIDA Cruise的2条豪华邮轮建造合同,总价1000亿日元,但却为其带来了超过2500亿日元的巨大损失。2016年10月,三菱重工黯然宣布退出豪华邮轮市场。
在造船市场哀鸿遍野的背景下,外高桥独辟蹊径杀出一条血路,眼红者有之,支持者亦有之;除了建造技术和具有建造能力的工人以外,供应链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内装和室内家具仍需求助欧洲吗?让我们尽情YY坐着国产邮轮远航出游的场景吧,是不是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3.
64000吨散货船艉轴管高温事件
继泰国船东珍宝航运(Precious Shipping)在三福船舶和舜天船舶订造的64000载重吨散货船相继出现了尾轴问题后,太平洋造船的Crown 63 Ultramax型散货船也发生了类似的机械故障,如今黄埔文冲建造的一艘64000载重吨散货船被曝再次出现同样的质量问题,64000吨散货船似乎成了困扰中国船厂的噩梦,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担忧。
据贸易风报道,黄埔文冲为丹麦船东Celsius Shipping建造的一艘新船近期在首航时发生机械故障,不得不重新拖回船厂。
一时间,64000散货船似乎成了困扰中国船厂的噩梦,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担忧。
不过,开发海豚64型散货船的上海船舶设计院(SDARI)已明确表示该问题和设计无关。SDARI表示,尾轴承损坏并不一定是轴系建造上的问题,而可能因为环保油问题处理不当以及大风浪中未采用增加尾部吃水的风暴压载措施所造成。
负责认证“海豚64型”设计的LR称,目前正在等待相关的调查结果,但LR不认为存在设计故障。LR表示,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和设计相关的问题,不过,在调查完成之前,猜测问题的根源确实为之尚早。
然而,世界第一大船级社DNV GL则在近期发出技术通函,鉴于艉轴高温及轴系损伤事故频发,要求在新造船检验中加强对轴系校中及加工尺寸的控制,以及在航行中螺旋桨部分浸没的工况下必须严格控制转速。
在航运业寒冬的大背景下,艉轴高温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无疑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究竟是初始设计的缺陷,还是船厂轴系对中工艺或施工中的问题,又或者是美国针对海洋环境保护提出的先锋议案并不能让工业界承受这场变革,还是船员不当操作所致?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种口水大战正不断的展开,发酵。
到目前为止,各大船厂各显神通,艉轴高温的纷争似乎已经在波澜不惊中度过,然而它带我们的问题却需要深刻地思考。船舶工业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在全世界翻天覆地的爆炸性发展下怎样寻找到变革的方向?
4.
30艘VLOC花落各家
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VLOC)自诞生起就一直占据航运市场的头条。在长达数年之久的明争暗斗高层互访谈判拉锯之后,这款船型终于获得了进入中国港口的许可。而先前熔盛为淡水河谷(VALE)所造的12条VLOC也悄然被分别转售给了中国矿运、招商轮船和工银租赁。
不仅如此,在与VALE签订了铁矿石长期运输协议后,这3家船东又各自订造了10艘新一代40吨VLOC,为2016年哀鸿遍野的新造船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天朝国企的财大气粗,令上半年几乎颗粒无收的韩国同行艳羡不已。肥水不流外人田,这30艘40万吨VLOC最终被四家国内船厂斩获,并从10月开始陆续开工建造。其中中国矿运的10艘全部被外高桥造船收入囊中。招商轮船的10艘则由外高桥造船承建4艘,北船重工承建4艘,招商局重工(海门)2艘。工银租赁的10艘中,扬子江船业接获6艘,其余4艘则由北船重工承建。这30艘船入级DNV GL、LR、ABS三家外国船级社各自与CCS的双船级。
那么问题来了,根据预计到2018年将至少有42艘VLOC专程为中国从巴西运输铁矿石,这不禁令人担心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中国市场真有如此大的需求吗?
5.
压载水公约达到生效条件
2016年9月8日,经过长时间地“讨价还价”,芬兰驻IMO代表提交压载水管理公约批准文书,这意味着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04年通过的《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目前已有52个缔约方,船舶总吨位达全球总吨位的35.144%,已经满足“经至少30个缔约方,代表全球总吨位的35%批准”的生效要求,将于2017年9月8日正式生效!
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林基泽(Kitack Lim)表示:“这是对我们保护地球具有真正里程碑的意义的事件。目前,外来物种的入侵被公认为造成生态和经济损失的最大威胁之一,这些外来物种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多样性及宝贵的自然资源造成极大的伤害,同时可以对我们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伤害,而且这种伤害往往是不可逆转的。加入BWM公约,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通过船舶压载水及沉淀物侵入的外来物种带来的潜在风险,同时也将为船舶压载水和沉淀物的管理提供明确的管理标准,有助于全球航运市场上形成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这是一个僧少粥多的局面,在船东们哀鸿遍野的同时,设备厂商却喜笑颜开。截至发稿时,Optimarin公司已成为第一家获得美国海岸警卫队(USCG)型式认证的压载水处理系统供应商。根据有关机构统计,压载水公约进入实施后的7-8年,全球将有约7万艘商船需进行压载水处理系统改造或安装,这个庞大的市场将规模将达到800亿美金!
6.
各大船级社先后裁员
在中国,有的人通过努力学习,考上985改变了命运;有人通过嫁给富二代,开始侍奉公婆生子诞女的方式改变了命运;对于船舶界的从业者,在不是很久远的以前,做个验船师是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当年一个船厂的普通职工月薪不到1000元,而一名验船师一天的出差补贴就高达600元。加入船级社,成为验船师,成了许多刚刚入行稚气未干的孩子们的憧憬与梦想。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随着时间的推移,验船师薪酬与行业其他岗位的差距早已经被抹平甚至被反超,但其旱涝保收的稳定性仍然一直为业内人士所羡慕。然而在近几年全球性经济衰退,油价暴跌,航运、海工的双双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昔日的金饭碗如今也是危如累卵。
在实施了停止涨薪、削减福利、控制加班等一系列成本控制手段后,各家船级社也不得不纷纷祭出“裁员”这一终极大杀器。DNV GL在年中以补偿2N+3的政策鼓励自愿离职之后,又靠点名谈话走人裁了一波,年底还进行组织机构调整,削减办事处数量。前几年靠着垄断Jack-up领域带来丰厚利润而在船舶市场大打价格战的ABS由于海工低潮而元气大伤,开始全球大规模裁员,包括买断接近退休年龄的老员工,辞退表现较差的员工。消息人士表示其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解雇了数百名员工,仅在美洲部门就有98名员工收到解雇通知。历史最悠久的LR也不甘示弱,合同到期的员工不再续约,当天谈话当天走人,效率突然高的令人发指。BV的验船业务仅占其总业务的冰山一角,而且前几年刚刚裁过一批,目前情形尚不明朗,但也放出风声要继续裁员。NK此时队伍相对比较稳定,但这主要得益于他们平时把一个人当三个人使唤的“供给侧改革”。不过也有例外,刚刚庆祝完60大寿升级为亿吨船级社的CCS仍然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甚至放出了高达50人的招聘启事,引得天下英才竞折腰。这真是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独好。
7.
外高桥海工PSV项目一波三折
2013年,上海外高桥造船所属的外高桥临港海工承接新加坡Pacific Crest公司2+2艘PX121H型PSV合同,计划于2015年第二和第三季度交付。这是外高桥,也是上海船舶工业史上首次承建PSV。同年11月,首制船开工;2014年12月,首制船顺利下水。为此,外高桥专门成立了海工设计所,并在临港独立建造三个巨型总段,船东对此表示赞赏。双方“婚姻”生活暂时美满而风平浪静。
2016年6月13日,船东在香港提出临时仲裁,以前两艘船超期为由弃船,涉案金额合计1063.2万美元。最终双方达成和解 ——外高桥返还上述金额给船东,本金利息免除,同时返还船东供应品计5.2万新元。
然而,尽管如此,这段“婚姻”还是无法继续维系下去。
2016年11月21日,船东再次提出仲裁,由于外高桥后两艘PSV仍然未能按照合同要求交付,船东要求外高桥船厂赔偿550万美元的预付款和利息。目前结果还未明朗。
所以,我们的问题是:4艘船建造了3年,曾经说好要手牵手一起走到最后的“两口子”,最后却站在分岔路的路口做着相反的梦,到底发生了什么致使一段好好的姻缘就此走上翻脸的道路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