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水上险情频发
安全警钟需长鸣
《摘 中国水运报》
11月5日,受寒潮大风影响,我国北海海域接连发生人员、船舶被困险情,交通运输部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在一日内救助遇险人员15名,冬季水上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再次凸显。
根据气象预测,受拉尼娜影响,今冬我国海域遭受的寒潮大风可能较往年更加强劲频繁。这意味着,对于航行我国海域的船舶来说,陡增的安全风险将给航行带来更严苛的考验。
安全最忌侥幸
对于不少船员来说,寒潮大风只是冬季常见的“天气”,而非灾害。
“与防御台风相比,大家对寒潮大风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警惕意识也不强,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险情往往因疏于防范而发生。”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救助指挥处处长杜海鹏指出。
在他看来,寒潮大风的危害具有一定“迷惑性”。“一般来说,台风影响集中、过境时间短,中心风力强劲,波及范围内的船舶能够高度警觉,结合风浪潮预报加强防范,相关部门也会点对点地通知、要求辖区内船舶进港避风。但寒潮大风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鲜有狂风巨浪的核心区,而是在一段时间内普遍影响全国沿海,因此其过境期间仍会有大量船舶在航行,一些船员也难以长期保持高度紧张。”
然而,这乍看不凶险的天气,却隐藏着各种危机。一方面,寒潮大风期间,可能出现的突风及风暴潮会给航行船舶带来毁灭性打击;另一方面,伴随而生的海上泡沫飞扬、能见度不良等状况也会大大增加航行风险;加之长时间处于低温、大风、颠簸状态,机械设备的故障率有所提高。
数据显示,在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下,寒潮大风季节已经成为海上险情多发期。“在冬季,每7—10天就会有一次寒潮大风过境,虽然频繁,但对于航行船舶来说每一次都不能够心存侥幸、掉以轻心。”业内人士纷纷建议,防范寒潮大风需要全社会更广泛地关注与参与,从根本上扭紧“安全弦”。
据了解,在每年寒潮大风的“重灾区”黄渤海地区,山东海事局已与该省安委会就保障寒潮大风期间海上航行安全展开合作,拉起了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协作网”,在多方齐抓共管的努力下,辖区险情在黄渤海海域的占比逐渐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船舶开航要量力而行
同一场寒潮大风,对不同的船舶、在不同的海域,风险是不同的。
“在山东辖区,渔船发生的险情占历年寒潮大风期间险情总数的55%以上;此外一些非法参与海上运输的内河船舶,为躲避监管往往关闭通讯设备,无视风险,冒险开航,成为又一个险情高发群体。”山东海事局通航处副处长赵俊卿称。
同样的情况,杜海鹏也深有感触。他介绍,大型、超大型商船由于吃水深、功率大、稳性好,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同时这些船舶管理规范,在日常操纵及锚泊避风方面都做得比较好,因此发生险情的概率相对较低。相反,渔船、三无船舶本身的性能较差、抗风等级差,且常常无视管理,心存侥幸冒险航行。“冬季气温低,一旦发生意外特别是出现人员落水,在海水中生存时间极短,加之寒潮大风期间环境恶劣、施救难度大,因此船舶一定要考虑自身安全,严格遵守管理,杜绝冒险航行。”杜海鹏提醒,客船、客滚船因受风面积大、载客人数多,在大风来临时也面临更高风险,要严格遵守限航禁航要求,确保乘客出行安全。
由于我国海域辽阔,船舶行驶在不同海区时还应注意不同的气象和航行条件:
赵俊卿提醒,在黄渤海海域,冬季寒潮大风的危害远高于台风,但渤海湾天然避风条件差,船舶经过成山角向东南行驶很难再找到好的避风场所,因此冬季过往船舶要密切关注气象信息,提前谋划选择合理位置锚泊避风。
上海海事局通航处副处长黄建伟则提醒,在长江口一带,由北而至的寒潮大风有所减弱,且此处海域避风条件较好,船舶根据气象条件,按照监管要求做好防御,发生险情的概率较小;但特别要注意的是应当密切关注冬雾影响,避免因能见度不良而造成碰撞等事故。
严阵以待护航安全
根据气象预测,受拉尼娜影响,今冬我国海域遭受的寒潮大风可能较往年更加强劲频繁。11月1日,交通运输部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单位高度重视今冬可能出现的持续寒潮大风等极端天气,超前预防,查隐患,堵漏洞,切实保障安全形势稳定。
在上海,针对冬雾强风季节的安全监管工作已经启动;在山东,冬季应急待命状态将于11月20日正式启动。海事部门提醒,海事系统将通过VHF等手段及时向辖区航行船舶发布预警信息,过往船舶要注意收听,并通过多种渠道关注气象信息;航行船舶要加强设备维护和值守,及时消除隐患;一旦遇险,要第一时间拨打全国水上遇险救助电话12359进行求救,保持冷静,竭力维护人员安全。
搜救部门表示,目前救助力量在做好责任海区常规布控的基础上,对渤海湾、琼州海峡等客运量大的航线,以及长江口等商船必经航线进行了重点部署,确保人员适任、船舶适航,尽最大努力妥善、高效、科学地处置险情。
寒潮大风期间
船舶安全航行小贴士
进港避风,严防走锚:
1、结合本船特性并全面考虑风、浪、流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锚泊点,注意其他锚泊船、航道、岸线等,保持安全距离;
2、可适当增加锚链长度,也可以选择抛双锚或者抛止荡锚;
3、加强锚泊期间职守,一旦发生走锚,及时告知附近船舶并向海事部门报告。
低温大风,警惕倾覆:
1、通过调整压载水(压载物)满足抗风稳性和吃水差要求;
2、加固装载货物,绑扎易于移动物品,避免因大风浪颠簸导致摇摆位移;
3、保持水密门关闭,确保甲板落水孔、下水道、污水井等排水畅通,避免舱内进水;
4、密切关注上浪导致的甲板结冰,防止因结冰导致的船舶吃水增加、干舷变小、稳性变化。
遭遇突风,切忌转向:
1、如航行途中遭遇突风,应适当减速,保持船首向与风向夹角20—30度顶风滞航;
2、忌随意转向;
3、对于航行中伴随的泡沫飞扬,能见度不良等状况,要加强防范,防止发生船舶碰撞事故。
注意保暖,避免落水:
1、确保船上机械、救生、消防、应急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大风期间尽量减少甲板作业,如需作业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加强保暖,穿着救生衣、系牢安全绳;
3、遇险及时求助,不要轻易弃船;一旦弃船务必竭力登上救生艇或救生筏,做好保暖措施,携带通信设备、示位设备,便于搜寻救助。